冒充军人“租赁”军用证件和标志的行为应该定性为买卖武装部队证件罪定罪

作者:张兆青李林鹏

[案情]2001年12月初,迟某持假军官证、行车证及驾驶证等冒充某部队现役军官,以有能力为他人办理军车牌照、军车行车执照和部队车辆驾驶证为借口,在骗取袁某等人的信任后,从姚某(在逃)处取走军车牌照7幅、军车行车执照7本、部队车辆驾驶证14本,与袁某等人达成“租赁”协议,将上述军用证件及标志“租赁”给袁某等人,获4.9万元。迟某将该款交给姚某,从中得款5500元。不久,迟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另查,上述军用标志及证件均属伪造。

[评析]此案在审理过程中,关于被告人迟某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数罪并罚还是按一罪处理,存在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迟某从姚某处取走的军用证件及标志,当时并不[……]

Read more

未到期存折能否计入盗窃数额

作者:黄太平来源:正义网内容:案情:刘某在一长途公共汽车上扒窃乘客郑某皮夹一个,内装现金200元,另有金额为5000元的未到期定期存折一张及失主身份证一个,正当刘某下车时,失主郑某发现皮夹被盗,立即将刘某擒住,刘某被迫将皮夹拿出。

分歧意见:

本案中,在对刘某行为的定性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虽然刘某在主体上、主观方面及侵犯客体均符合盗窃罪构成要件。但其行为在客观方面尚达不到盗窃罪所要求的“数额较大”这一要件,即未到期定期存折上的5000元不能计入其盗窃数额。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到期的[……]

Read more

交通肇事犯罪中的自首与逃逸问题的解析

作者:李逊仙李丰

一、自首问题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本人直接向司法机关主动投案;犯罪分子向所在单位或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犯罪分子被送去归案的;只要归案后能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经过,并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的,都应以投案自首论。道路交通法中规定了在事故发生后,司机的义务应当是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如果事故属于是重大事故,其后果达到了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就构成了犯罪。那么,肇事司机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抢救伤亡者,并到交通管理部门投案的行为,是否属于是犯罪范围的自首情节?

笔者认为,我国刑法对自首的规定,并没有对成立自首的犯罪予以任何限制。所以,行为人在实施过失犯罪后,即肇事司机在事故[……]

Read more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从实际出发的要件设计

赵长青

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犯罪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国家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或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案件不断出现。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一些离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依然会有利用在职时形成的人脉关系、社会资源去索取、收受请托人财物的隐性权势的影响力和寻租空间。

2005年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参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简称《公约》),《公约》第18条规定了影响力交易罪。2009年公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规定,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

Read more

关于非同种主刑及附加刑数罪并罚适用探讨(法学评论)

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是指一人在特定时期内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对其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依照法定原则而决定应执行刑罚的一种制度。目前,我国采用的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同时兼取吸收原则与并科原则为辅实行数罪并罚,其具体方法在修订后的刑法第69条、第70条和第71条中作了明确规定。但从司法实践看,笔者以为其中仍存在两个不甚明确的问题:一是非同种主刑的数罪并罚问题;二是附加刑的数罪并罚问题。由于规定不明确,导致操作性不强,不利于贯彻罪责罚相统一的原则。现就此略抒管见,以供参考。

一、关于非同种主刑的数罪并罚问题

根据修订后刑法的规定,我国刑法的主刑种类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按照刑[……]

Read more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4个特征

由于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采用概括式的方法规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构成特征,加之实践中发生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形态各异,所以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对于该罪的构成特征一直存有争议。笔者以河南省有史以来查处的人数最多、最有代表性的宋留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为参照系,重新审视一下如何科学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

一、组织特征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有组织犯罪的高级形式,在组织结构上,具有稳定性、严密性和人数多的特点。稳定性,是指该犯罪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以及骨干成员比较固定,该犯罪组织较长时间存在,且具有一贯的延续性,它不是为了实施某一犯罪而临时结成的团伙。严密性,是指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结构以及内部分工和[……]

Read more

转化型抢劫中“当场”是时空因素的统一

作者:杨俊超杨永中苗庭选来源:检察院正义网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转化型抢劫的客观条件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在实践中,如何认定“当场”容易出现分歧。如王某深夜到赵某家窃取财物近千元,被赵某发现,王某在逃跑过程中丢失皮鞋一只,回到家中,王某恐怕其皮鞋被拿走作为罪证,于是又身藏匕首返回赵某家中寻找,在寻找时被赵某发现,在赵某呼喊捉贼时,王某掏出匕首将赵某扎成重伤。王某的行为是否属于转化型抢劫存在不同观点,争议焦点就是王某伤害赵某时是否属于“当场”。

我国刑法学界对于“当场”存在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认为“当场”就是指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犯罪的现场。二是认为“当场”是指与窝藏赃[……]

Read more

完善罚金刑执行之设想

罚金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是我国刑罚种类之一。由于法律在罚金刑执行的具体细节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在罚金刑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被执行人暂时没有能力履行罚金义务的案件,由人民法院作出中止执行罚金的裁定,而当被执行人又有能力履行罚金义务时,人民法院却由于种种因素很少再恢复执行了。究其原因,除了法律缺少明确规定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罚金刑执行权申请主体不明确,这就使得一旦罚金刑被裁定执行中止后,当被执行人重新具备履行罚金义务能力时,人民法院无法再启动罚金刑执行程序。这就造成了部分罚金刑形同虚设,使国家利益得不到保护,对预[……]

Read more

刑事证据认定方法之我见

刑事证据认定方法之我见

摘要:刑事审判中,判定证据的能力和效力,是法官面临的一项十分棘手的工作。笔者认为,针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当采用更好的方法来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严格审查证据材料,准确认定证据能力

证据来源于证据材料,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证据材料。证据材料必须经庭审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并由法庭予以确认,才具有证据能力(又称证据资格)。实践中,对证据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看证据材料是否与所要证明的事实有无关联性。没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不得确认为有证据能力。二是看收集、提取、固定、举出、证明证据的主体、程序和手段等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采用严重违法手段收集[……]

Read more

村支书挪用村提留、乡统筹款性质浅析

孙成明在担任新乐乡大河村支部书记期间,征收大河2社1998年至1999年村提留、乡统筹款计11843.27元(其中乡统筹款为6100余元)未上交,占为已有。经乡政府多次催收未果,故乡政府以拖欠提留、统筹为由诉来法院,要求孙成明归还拖欠乡统筹、村提留款11843.27元,对该案村支书孙成明挪用村提留、乡统筹款的性质上发生分歧,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该案应是返还不当得利的民事诉讼。

理由:1、孙成明实际占有这应当上交的乡统筹,对提留款11843.27元,获得了利益。2、乡政府、村委会应当收起来的统筹、提留,而没有得到其利益,受到损失。3、孙成明获得这11843.27元提留款和统筹没有合法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