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几点思考

以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为视角

从十八世纪人权运动兴起以来,人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话题,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人权的保护。通常,人权的内容一般被认为有三大类,即人身权、财产权(包括生命权、生存权、人身安全权、人格尊严权等等);政治自由和权利;经济、文化、社会权利。其中人身权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引申出的“疑罪从无”理念,标志着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权保护体制。但笔者认为,我国无罪推定原则未能充分地得到贯彻,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特别是人身权的保护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本文[……]

Read more

职务犯罪侦查协作机制初探

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跨地区作案多,携款潜逃、异地隐匿的情况十分严重,致使一个案件的侦结往往需要几个、甚至更多地方的检察机关配合协作,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自侦案件的侦查协作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侦查协作机制要树立正确观念

1.承担侦查协作人员充当的不是临时帮忙的角色。依法进行侦查协作是人民检察机关的责任和义务,就好比一盘棋中的一个局部战役。因此,任何推诿、扯皮、拖延,都将影响案件的顺利侦结。

2.强调换位思考,立足服务大局。提请侦查协作的人民检察院和负有协作义务的人民检察院双方都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从“一盘棋”的思想出发,找到工作中的最佳结合点,形成最大合力。

3.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观念。纷繁复[……]

Read more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销售金额及既遂未遂的认定

作者:聂昭伟

案情:

2006年1月,陈某、刘某和王某三人合伙购得伪劣香烟2万条,货值金额达200万元,藏于家中,欲用于销售牟利。在一个月内,先后售出假烟10万余元。此后,又与一客户签订了一份金额为5万元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三被告人在给该客户送货的途中被查获,并如实供述了本案的犯罪事实,案遂破。

评析:

法院在对该案进行审理的过程中,认为三被告人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没有争议,但是对于本案“销售金额”的计算,以及既未遂的认定以及量刑档次的选择上却存在争议。

有观点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销售金额是指[……]

Read more

论犯罪定量因素的合理性

「摘要」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量因素有利于贯彻客观犯罪论、结果无价值论、实质解释论,符合相对主义犯罪观,有利于协调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和人权保障功能,能够使刑法规范不断向法官开放、向个案开放、向社会生活开放。

「关键词」犯罪定量因素;情节犯;结果犯;合理性

我国1979年刑法典总则第10条和1997年刑法典总则第13条均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其中的但书规定是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立法定义的必要组成部分,此即犯罪概念中的定量因素。相应地,刑法分则当中典型的立法例就是“数额犯”、“情节犯”、“结果犯”。“据粗略统计,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所有犯罪构成要件(含基本构成要件与修正构成要件)[……]

Read more

责任不明的交通事故中刑事责任问题的解决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有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责任又无法认定,而且产生了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或者重大财产损失这样符合交通肇事罪的后果,对于当事人刑事责任的追究成为了问题。比如,被告人周某某于某晚驾驶小型普通客车由东向西行驶,在一个交叉路口遇张某某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至此,周某某驾驶车辆的右前部与张某某所骑自行车右侧相撞,致张某某倒地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事故发生后,周某某弃车逃逸。由于事故发生现场已遭破坏,事故责任无法进行客观认定,交警部门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推定逃逸方周某某在交通事故中负道路交通法上的全部责任。在上述案例中,关于能否以道路交通法上的推定,对周某某追究刑事责任,以[……]

Read more

利用影响力交易罪中,行贿行为能否入罪

口利用影响力交易罪的犯罪主体大多数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已经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而行贿罪指向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从对向犯角度,给予财物的一方即“行贿一方”无法认定为行贿罪。

口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不管行贿人是给谁以财物,只要行贿人给予了财物,并试图通过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或者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来谋取不正当利益,都应该认为是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信赖性和公正性,都应该认定为犯罪。故有必要在刑法中对影响力交易罪中“行贿方”加以规制。

口李占州吴情树

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规定了利用影响力交易罪: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后增加一条:“国家工作人员[……]

Read more

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冒用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19日第5版理论与实践刑事审判“析疑断案”栏目中刊登了韩琳同志撰写的《在ATM机上使用拾得信用卡提取数额较大的现金构成盗窃罪》一文,该文认为使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机上提取数额较大的现金构成盗窃罪。对此,笔者认为不妥,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应定性为诈骗,如达到数额较大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情]
王某拾得他人遗忘在公共场所的包,包内有信用卡及身份证,王某遂根据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猜出信用卡密码,并先后2次从银行自动取款机上提取现金人民币6000元,在公安机关调查时拒不承认。
[评析]
对于本案中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韩琳同志文中认为“王某取得信用[……]

Read more

盗窃印鉴齐全的空白支票套现是否可以构成盗窃罪

裁判要旨
行为人盗窃印鉴齐全的空白转账支票后,冒用他人名义去银行套现,如果财产所有人并无任何自愿转移财产占有的意思表示和行为,该犯罪人的行为仍应定盗窃犯罪而不能定诈骗类犯罪。

案情

2008年4月16日,王峥在上海市榆林路69弄6号101室上海航鑫和船务有限公司上班时,从经理杨建华办公桌上窃得一张印鉴齐全的上海银行空白转账支票。嗣后,王峥通过他人在该支票上填写人民币2.2万元,因错写日期而提现未成。次日,王又在杨的办公桌上窃得一张印鉴齐全的上海银行空白转账支票。嗣后,王峥通过他人,冒用他人名义虚假套现提取现金人民币2.2万元。

裁判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共[……]

Read more

隐瞒真相,私分手续费的行为是贪污罪,还是诈骗罪

赵云昌刘红

基本案情

王某,原某市环保局某区分局副局长、何某,原某市环保局某区分局监督管理科科长、张某,原某市环保局某区分局行政公章管理人员。三人在同一单位工作。

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间,王某与何某策划协商后,由何某负责制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该报告表与真实的报告表差别很大),张某负责盖环保分局的行政公章,共为石料厂等十四家企业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以手续费的名义共收取71000元。2004年4月,张某调走,留下盖有公章的20张空白A4纸,王某、何某用该纸又为两家建材公司制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收取了手续费13000元,所得现金被三人私分。后经查实,在该市只有[……]

Read more

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罪定罪量刑的理性思考

《刑法》第359条第1款规定的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罪,为打击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行为,遏制卖淫、嫖娼丑恶现象的泛滥,净化风气,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但毋庸讳言,从司法实践来看,《刑法》第359条第1款规定的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罪,在罪与非罪、量刑的适用和规定上呈现出诸多的缺陷。为此,笔者结合审判实践,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观点和见解。
一、《刑法》第359条第1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67条相冲突,凸显立法的不足

《刑法》第359条第1款规定:“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