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本条是关于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
人性与理性:安乐死合法化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对于安乐死的讨论,学界是见仁见智。本文站在赞成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和理性的高度对安乐死这一问题再予以研究。从人性角度讲,使得安乐死合法化,是尊重人性、符合人道主义的举措;从理性的角度讲,安乐死合法化是众望所归、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本文从安乐死的概念、有关安乐死的争议、安乐死合法化的法理依据和[……]
论我国减刑 、假释审理程序的正当化(下)
三、减刑、假释审理程序正当化之具体举措
从对正当程序的标准及我国减刑、假释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减刑、假释刑罚执行变更制度作为与罪犯人身自由限制密切相关的刑事程序在程序工具主义的影响下,建立在忽视人权保障、不公开化、形式化、书面化、专断化、非效率化等种种非理性化的程序基础上,与正当程[……]
如何使解释结论符合法条目的
刑法的每一个条文(尤其是分则条文)都有其目的,所以,解释刑法条文时,首先必须明确条文的目的是什么,并且使解释结论符合法条目的。所谓目的解释,就是指根据刑法规范的目的,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任何解释都或多或少包含了目的解释;当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最终由目的解释决定[……]
刑事申诉本义决定不应有时效限制
刑事申诉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方式,控申部门必须严格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做到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以维护正确的判决、决定和裁定。因此,笔者认为不应设置申诉时效。
受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老百姓对申冤非常重视,而申诉案件牵扯到申诉人整个家庭及周围群众,尤其[……]
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之探讨
一、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的理论基础
(一)自由主义的立场
自由首先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自主决定能力。密尔指出,任何人对于自己是最高的主权者,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预,除非是为了防止对他人造成损害;只要行为与他人的利益无关,那么行为人自己就具有最大的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认为合适的任何行为。刑法是人民[……]
论犯罪与犯罪构成之若干基础问题
「内容摘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犯罪的概念、本质与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犯罪构成、构成要件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沿革介绍,将大陆法系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比较。犯罪构成要件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统一性。理解和论证了犯罪客体作为构成要件之一的[……]
收集犯罪证据场所搜查
场所搜查是指对可能隐藏犯罪嫌疑人或犯罪证据的住处或其他地方的搜查。其实从《刑事诉讼法》第109条的规定看,我们就可以很简单地将场所分为两类,一类为住处,另一类为其他地方,与此相类似,在美国的刑事诉讼理论中则将对场所的搜查划分为对私人场所和公共场所的搜查。对场所进行这种二元划分的根据非常明显,即人们对[……]
教唆少年犯罪从重处罚,少年需年满十六岁?
马秀成
2007年12月25日,李某带领王某(15周岁)到某车站伺机盗窃。李某发现车站售票处买票的旅客十分拥挤,认为是盗窃的好时机。他看见一名正在买票的旅客将皮包背在身后,就唆使王某上前盗窃。王某贴近该旅客,乘其不备偷出一个报纸包裹(里装1万元)并迅速转移给李某,李某旋即逃走。
由于王某未达到刑事责任年[……]
不纯正不作为犯刑事违法性新探
2004-2-13【大中小】在刑法理论中,不纯正不作为犯:(或称不真正不作为犯、不纯粹不作为犯)是和纯正不作为犯(或称真正不作为犯、纯粹不作为犯)相对称的一个刑法范畴。纯正不作为犯是指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而不纯正不作为犯乃指以不作为形式而犯通常以作为形式实施的犯罪。①关于不作为犯刑事违法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