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2010年1月始,犯罪嫌疑人傅某在杭州通过网络发布信息,称可以免考办驾驶证。陆某等人将个人身份信息、照片提供给傅某,并交纳4000元以上不等的费用。傅某将这些人员的身份信息、照片邮寄给外地人杨某制作假军队驾驶证,待杨某做好后将假军证邮寄给傅某,由傅某将假军证邮寄给外地的犯罪嫌疑人陶某,陶某制作[……]
强化对侦查措施的救济与监督在司法实践中要双管齐下
侦查措施的违法或不当使用,会使公民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因此,对侦查措施进行救济与监督十分重要。针对司法实践中侦查措施的救济与监督十分薄弱的现状。笔者认为,强化对侦查措施的救济与监督,应从构建公民对违法侦查措施的权利救济机制,以及完善检察机关对侦查措施的监督机制两方面入手。
一、强化对侦查措施的救济与监督[……]
异地嫌疑人非羁押诉讼难的解决在司法实践中应该注意五个方面
非羁押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构成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不羁押的方式进行侦查、起诉和交付法庭审判的诉讼活动。非羁押诉讼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人权保护。涉嫌轻罪的嫌疑人如果没有被羁押,则可以比较正常地工作、生活,有利于照顾家庭,[……]
司法实践中捕前和解制度应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
2010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委会第五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检察机关对符合本《意见》规定的适用刑事和解范围和条件、当事人达成和解的案件,应当作为无逮捕必要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一般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捕前[……]
谎称能变钱却调包骗财如何定性–关键看行为人获取财物的主要手段
案情:2010年3月,李某听说本村来了个“神人”赵某能变钱,便决定去试试。李某拿出20元人民币交给赵某,赵某当场便变了两张100元钞票给了李某。李某很惊喜,于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万元现金让赵某帮助变更多的钱。赵某将钱用红纸包好,念叨一番后,说变好了,并嘱托李某回家后才能打开,否则就不灵了。李某匆匆忙[……]
司法实践中劝酒是否负法律责任应该视不同情形确定
随着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的实施,“醉驾入刑”成为热词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只处罚醉驾人还不够,还应该处罚劝酒人。当前,由于对追究劝酒人责任的理论认识不足,一方面在追究劝酒人民事责任时,存在责任扩大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对是否追究劝酒人的刑事责任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存在责任缩小化的现象。就此笔[……]
明知他人贩毒任然提供运载服务者的行为构成毒品共犯
【案情回放】
被告人杨某案发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以驾驶自家私车搭载乘客提供“黑车”服务为业。2007年8月至10月间,被告人杨某明知乘车人杨梅(已另行判决)贩卖毒品,仍然驾驶牌号为沪C98639的轿车,先后数次将杨梅送至上海市川沙新镇川环北路附近,由杨梅向吸毒人员沙某出售毒品海洛因。每次卖掉毒品[……]
办卡人和使用人不一时信用卡诈骗的责任应如何认定?
办卡人和使用人不一,信用卡诈骗责任如何认定
叶萍
(《检察日报》2011年10月20日,第3版,观点)
2009年12月16日起施行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处罚原则作出了具体解释,提高了司法认定的可操作性。[……]
单位部门集体私分国有钱款的行为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案情
金某系某行政机关内部一科室负责人,该科室具有对外代表单位办理业务、收取款项的权力,且另地办公。对所收受应上交国有款项40万元,金某指示有关人员不予上交,单位也未曾发现。2011年春节前,为给大家置办福利,金某与科室三名副职商议将该款项发放给科室全体人员(包括金某在内36人),每人分得1万元,剩余[……]
指使他人作伪证与相似行为的界限司法实践中如何划定?
暴力、威胁、贿买既是“阻止证人作证”的方法手段,也是“指使他人作伪证”的方法手段。刑法将“阻止证人作证”和“指使他人作伪证”并列规定在同一法条,意在肯定二者性质相同,都是妨害作证的一种情形。
“指使他人作伪证”不限于指使他人提供虚假的证人证言,还应当包括指使他人制作虚假的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也包括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