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若干问题的认识?

对“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若干问题的认识

翟中东

《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

Read more

信用卡恶意透支数额在司法认定中的存在的三个问题

信用卡恶意透支数额认定中的三个问题

崔华伟谢湘平王跃辉

随着全国公安机关对信用卡犯罪打击力度的增大,基层司法机关受理的此类案件日益增多,仅2010年5月份,笔者所在的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的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信用卡诈骗案件就多达50余件,其中最多的就是使用信用卡恶意透支型的犯罪。而在此类犯罪中,[……]

Read more

本案被告人李某伤人劫财的行为应该定为一罪还是数罪?

【案情】

被告人李某闲来无事好打扑克牌。某日午饭后与张某因玩扑克牌而发生口角,李某即拿起茶杯猛击张某头部,李某的手亦被茶杯碎片划破。当李某在牌友的劝说下去医院包扎回来途中又见到张某时,李某怒气未消又捡起一块砖头砸向张某。张某见状立即逃走,李某紧追不舍,终于将张某砸倒致其当场休克后,还一边踢一边说:“让[……]

Read more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及修正案(草案)修改意见稿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修正案(草案)修改意见稿

一、修正后第一条(草案未涉及条款)—刑事诉讼目的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人权,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在刑事诉讼中实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修改理由:“为[……]

Read more

陈有西:刑事诉讼法大修改系列评论之秘密侦查法定化

我在《刑诉法修改的若干重要问题》一文中谈到我对两个重要问题,即“逮捕不通知家属的除外条款”和“加强秘密技术侦察条款”的反对意见,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谈到了秘密逮捕的后患无穷,这篇文章中我将对秘密技术手段侦查问题进一步阐明。

秘密技术手段侦查问题,主要是指邮检、黑客潜入电脑、窃听、偷拍、秘密搜查等技术手段发[……]

Read more

设置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应优先考虑适用禁止令

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应适用禁止令

徐杰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对未成年人设置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规定对未成年人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笔者认为,在设置未成年人附条[……]

Read more

滥用职权又受贿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认定罪数?

案情:李某担任某地国税局税收专管员,在对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审核工作中,发现多家企业弄虚作假,谎报残疾员工人数,不符合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标准,由于其与福利企业负责人私交密切,遂不履行自身职责,对企业虚报的材料予以审核通过,致使多家企业享受了不应享受的退税优惠政策,造成国家税收损失370余万元。在此期间[……]

Read more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应该增加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的规定

近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下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草案的进步无疑是明显而且巨大的。但是,在注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相关权利的同时,草案在保护被害人及其相关权益方面,却做得远远不够。最明显的体现在于,草案仍然没有[……]

Read more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参加”应该如何界定?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处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中常见罪名之一。在认定本罪过程中,参加是关键,但对此问题存在很大争议,需要进行探讨。

一、关于支配参加的主观罪过问题

因为犯罪行为实际上是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在现实中的展开。也就是说,真正的故意犯罪行为实质上是行为人主观罪过中希望或者放任的行为,所以有必要首先探讨[……]

Read more

指使职工驾驶报废车辆致人重伤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

案情:2008年6月,某公司经理栾某明知该公司1号轿车为报废车辆,仍指使职工孙某驾驶去接其公司工人,孙某并不知情。当车在某路口左转弯时,与刘某驾驶的摩托车相撞,致刘某重伤。经认定,孙某负事故主要责任,刘某负次要责任。

分歧意见:对孙某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没有异议,但对于栾某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存在两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