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宫小虎付言波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基本案情】被告人李某某自1999年经营平阴路通大酒店。在此期间,嘉祥县建筑公司职工申某某(男,32岁,已婚)在平阴县城施工,经常到路通大酒店就餐,与该饭店女服务员靳某某相识。靳多次带被害人到宿舍内约会,为了让申某某进出方便,靳某某将路通大酒店租赁的供服务员与被告人李某某夫妇居住的宿舍钥匙交给申某某。2002年11月6日晚9时许,申某某到靳某某的宿舍内等待与靳约会。该房房主发现屋内亮灯,就给被告人李某某打电话,向其告知宿舍内有人,李某某闻迅后赶到宿舍,发现申某某在自己卧室内,就对申某某说“是你啊,我正丢了钱没地方找呢”,遂对申进行殴打,同时打电话让其内弟[……]
可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管辖异议权
在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及审判等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案件的管辖没有表示异议的途径。笔者认为,应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管辖异议权。
未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管辖异议权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一些公安司法机关争管辖权或互相推诿、放弃管辖等情况。出现上述问题,既有对案件管辖把握不准的因素,也有地方利益或部门利益等因素。司法机关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越权管辖或互相推诿、放弃管辖产生了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现实可能,使司法机关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处理案件,危害司法公正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利的管辖会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对一个刑事案件的定性和处理,不同的司法机关由于掌握的[……]
罪刑法定还是法律类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在执行中遇有法无明文规定的犯罪时,究竟应当采用“罪刑法定主义”,不予论罪呢?还是采取“法律类推”原则,依法类推处理。这在理论研究和法制宣传中,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主张。事关原则,不能不从理论观点上和立法精神上讨论清楚。
(一)
“罪刑法定主义”,也叫“罪刑法定”原则,就是指某些危害社会的行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得处罚”。它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首先提出来的,最早见之于一七八九年法国《人权宣言》。一八一○年《法国刑法典》第四条则把它具体规定为:“不论违警罪、轻罪或重罪,均不得以实施犯罪前法律未规定之刑罚处之”。
这项原则的确立,目的[……]
本案被告是否属于自动投案
作者:赖见兴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张某与邻居李某因相邻纠纷引起打架致双方受伤,尔后张某于当天到公安机关报案,如实陈述了案发整个事件前后经过。邻居李某第二天到检查伤情后,经法医鉴定其损伤程度为轻伤。后李某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张某犯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评析:
法院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对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大家均表示同意,但对张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则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自首,理由是:
一、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本案中,被[……]
以曝光他人隐私为要挟强行索要财物的行为如何认定
彭志新
裁判要旨
犯罪行为人以揭发对受害人不利的“隐私”为要挟,强行索要受害人财物,数额较大,不论该“隐私”所涉及的事实是否真实存在,均不影响行为人敲诈勒索罪的成立。
■案情
2007年9月期间,被告人谢天开与其朋友罗某在一起时,从罗某的日记中看到有记载罗某与其老师邓某交往的情况。9月15日晚,谢天开以罗某男朋友的身份打电话给邓某,称要向邓某所在的学校告发其与学生罗某有不正当的师生恋关系,并提供账号要求邓某汇款赔偿。邓某因被恐吓后感到害怕,于9月16日至10月11日先后11次向谢天开提供的户名为“戴惠锦”和“林安”的银行账号上汇入计1.04万元,均被谢天开取走。在此期间,谢天开曾多次打电话、发短信[……]
农村基层干部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2005-3-25【大中小】近日,河南省渑池县检察院预防部门在分析预防职务犯罪信息资料库的个案预防有关内容时发现,农村基层干部中职务犯罪现象频频发生,致使部分群众集体上访,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形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对此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分析。
一、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1、一些村干部素质较差,不知法,不懂法,不学法,不依法办事,他们当干部的目的不是为大多数群众谋利益,而是为一部分人谋利益,甚至是一已之私。
2、部分村组财务管理混乱,有的村收入少,支出多,不建立台帐或台帐不全,有的甚至还是“包包帐”“本本帐”,有的村组私设小金库,私留大量[……]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及预防与控制对策
[内容摘要]:走私犯罪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建设,社会的稳定,人民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我国走私犯罪概念,特点及成因的分析,其目的是使我们在了解认识走私犯罪的危害后,着重探讨对此类犯罪的控制与预防对策,使各相关部门有效发挥各自职能,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走私犯罪,控制对策,预防对策。
走私犯罪,是指单位和个人故意违反海关法规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检查,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的货物,货币,金银或其他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或者偷逃应缴关税,破坏国家对外贸易和进出口物品的管理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
审查起诉阶段告诉才处理案件的程序困境及其解决
刑法规定了五种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和侵占罪。前四种犯罪在没有刑法规定的除外情形时、侵占罪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由被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诉,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能管辖范围,公诉机关也不应介入,但实践中很多这类案件却进入到审查起诉阶段,而且这种“进入”是合乎诉讼规律的?使公诉机关陷入程序困境。在现有制度下怎样突破这种困境,最大限度的实现实体正义,又不违背法律的规定,确保程序公正,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告诉才处理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的程序困境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作不起诉处理或建议公安机关撤案,由被害人向法院另行提起自诉;二是仍[……]
绑架罪适用问题初探
一、绑架过程中抢劫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对女性被绑架人实施奸淫的定性问题
1、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抢劫被绑架人随身携带财物行为的定罪。
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勒索型绑架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行为人事先预谋抢劫,但抢劫之后又劫持被害人,勒索被害人及其亲友的财物。因为行为人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劫取被害人的财物,这个行为构成抢劫罪。抢劫之后,行为人为勒索被害人或其亲友的财物,又劫持或者拘禁被害人,这一行为又构成了绑架罪。这实质上是连续发生抢劫和绑架各自独立的两种犯罪,对此认定为抢劫与绑架二罪进行数罪并罚,这种观点较一致。
常见的另一种情况是绑架过程中劫取被绑架人的随身携带的钱物的行为的定性。这种[……]
现代刑法的犯罪化根据
犯罪化根据问题,在根本上是一个刑法观问题。可以说,刑法观问题不但是解决犯罪化根据的根本问题,也是制约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在阐述刑法的犯罪化根据之前,有必要对刑法观问题作一个基本的了解。所谓刑法观,是指关于刑法基本问题如刑法的价值、机能、目的任务、基本原则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与基本态度。在刑法史上,刑法观大致有权力本位刑法观与权利本位刑法观、国权主义刑法观与民权主义刑法观的区分。依一般的理解,权力本位刑法观又叫国权主义刑法观、权威主义刑法观,主张刑法是体现国家权力并且以实现国家刑罚权为核心的法律,其目的任务就是保护国家整体利益,其显著特点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而极端限制公民自由、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