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认定中的两个问题

2010年5月,高检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查办严重行贿犯罪力度的通知》,为进一步查办严重行贿犯罪明确了方向。在查处行贿犯罪实践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理解和认定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某些行贿案件的定性和查处。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谋取不正当利益”如何理解

由于“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一概念不太明确,司法实践不易把握。为此,“两高”曾先后联合或单独出台若干文件和解释,如:1999年3月4日“两高”《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1999年9月16日起施行的高检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以及2[……]

Read more

服刑期间犯新罪同时发现漏罪如何量刑

作者:林青松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案情:被告人谢在铮,男,1972年6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连城县,汉族,小学文化,农民,住连城县揭乐乡揭乐村。2001年8月因盗窃罪被本院判处有期徒刑六年,2002年1月,经本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因涉嫌盗窃犯罪于2003年2月2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3月20日被逮捕。

一、控辩主张

1、公诉机关指控称:被告人谢在铮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计价值19530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被告人李元辉、蒋文芳明知是赃物予以收购、销售,其行为均已构成收购、销售赃物罪;被告人黄秀荣、黄秀武、蒋家洪明、黄秀源知是赃物予以收购,其行为均已构成收购赃物罪。

2、被告人谢在[……]

Read more

聚众斗殴罪的未完成形态的分析

作者:朱千里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指在故意犯罪过程中,犯罪行为人积极追求的犯罪目的,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或主动中止而没有完成的状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对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存在范围,即哪些犯罪存在未完成形态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没有未完成形态;在直接故意犯罪中,举动犯不存在未遂形态,只存在预备形态和预备阶段的中止形态,情节犯不存在未遂形态,结果加重犯和情节加重犯不存在未完成形态。

对照以上标准,由于聚众斗殴罪属于直接故意犯罪,而且不属于举动犯,当然就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但是,笔者认为,聚众斗殴罪的未完成形态主要指犯罪未遂和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一般[……]

Read more

非法行医罪主体

非法行医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加的罪名之一,但是目前对于非法行医罪的认定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即是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要件。笔者试通过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能有助于对非法行医罪主体的准确界定。

一、“医生执业资格”的概念辨析

根据现行刑法第336条第1款的规定,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仅限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因此,关于“医生执业资格”的解释,就成为确定本罪主体的关键。“医生执业资格”这一概念在立法上仅见于1997年刑法,而1999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则采用了“执业医师资格”的概念表述并确立了执业注册制度。该法的基本[……]

Read more

深挖细查贪贿案的三个新特点

针对贪贿案三个新特点深挖细查

段维鲁

□段维鲁

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该类犯罪案件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给案件的查办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个新特点

一是以工程未结算完毕掩盖其变相贪污贿赂的行为。在一些以工程形式受贿案件中,行为人故意在完成主体工程的基础上留一些影响不大的小工程作为整体工程未彻底完工的借口,从而无限期地不支付或不完全支付工程款。如某检察院在查办某县局局长受贿案时发现,该犯罪嫌疑人在单位大楼装修工程中,要求开发商也将自己的私人住宅进行装修,而不支付这部分装修款。为了掩盖犯罪事实,其与开发商统一口径并伪造了一份个人住宅[……]

Read more

论我国贷款诈骗罪之完善

[摘要]:我国1997年刑法典第193条对贷款诈骗行为进行了规制,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此也有大量的争议。本文从两个争议较大的层面入手展开探讨,指出立法的不足,结合国外的先进立法例,提出立法完善的建议,以求实现刑法保护信贷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贷款诈骗非法占有单位贷款欺诈立法完善

在我国,对贷款诈骗行为予以特别的犯罪化的探讨,是置于经济犯罪这一大的语境下开始的。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经济活动的扩张,尤其是现代金融体制的形成,所要求的规范建立过程中必然伴随大量的失范现象,贷款诈骗行为的大量出现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事例。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

Read more

被国外法院判处并执行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再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

作者:廖万里

【案情】

李某系美籍华人,其利用婚介公司牵线搭桥,以离异女性为目标骗取钱物,两年内共计骗取人民币20余万元。归案后,经讯问核实,李某曾因倒卖假文物被美国法院以欺诈罪名判处监禁刑,四年前刚刑满释放。

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没有疑问,存在争议的是,李某是否属于累犯。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现行刑法所规定的“刑罚执行完毕”是指在我国的有罪判决和刑罚执行。对于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的人,不等于曾受我国的有罪判决和刑罚执行。因此,李某虽然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并实际执行,并在法定期限内在我国犯罪,但依法不能认为构成累犯。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的人,如果在法定时间在国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

Read more

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的保密工作

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切实抓好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的保密工作。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的涉密环节多,保密难度大,整体性强,工作中要注意抓好以下环节:

一、加强举报工作中的保密,这是案件查处的基础。

举报部门担负着接受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的重要任务,是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线索的源头,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第一个涉密环节。因此,加强举报工作中的保密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做好此环节的保密,需注意:

1、要精选人员,强化保密观念。鉴于控申举报工作的特殊性,在人员安排上必须精选保密意识强,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踏实的人员担任此项[……]

Read more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界定的再探讨–起敲诈勒索案引发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被告人张某某在入室盗窃过程中,发现受害人徐某某家中有大量现金财产,明显超出其合法收入,受害人徐某某系国家工作人员。被告人张某某以此为威胁,以短信的形式向受害人徐某某索要160万元,否则举报其有巨额财产。后因徐某某不予理睬,张某某主动将索要金额降为30万元,受害人徐某某仍不予理睬。张某某于是将用于发短信的手机卡丢弃,随后向有关部门检举了徐某某。
理论上对于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已经形成定论,即看是否是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行为。但什么是自动停止,区分自动停止与非自动停止的标准仍然存在分歧。认识的不同就会在实践中产生不同的看法。关于案例中张某某的行为是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未遂状态还[……]

Read more

地震等紧急状态发生后刑事法律机制的应对

作者:刘沛?新闻来源:检察日报发生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国家如何从宏观与战略的高度作出体制上的反应和政策上的调整,是一个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大课题。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举国上下戮力同心、抗灾自救的同时,却伴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某些不法分子蓄意制造、散布虚假灾情信息,意图制造混乱;某些犯罪分子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平台,发布虚假捐款账号,谋取不法利益;极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及时履行职责,玩忽职守……上述事件表明,刑事安全态势在和谐社会的特殊时期呈现出了不同样态。本文围绕紧急状态下刑事法律机制的应对深入探讨,以期对国家整体的危机管理体制研究有所裨益。

紧急状态下的刑事安全态势

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