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事诉讼证人作证制度立法问题的思考

【摘要】在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证人出庭作证难,出庭率低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证人作证制度,然而我国目前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尚未完善,达不到相应的司法效果,本文(仅就立法方面)试着分析中国现行法律有关证人作证制度的缺陷,借鉴其他有关立法,为逐步完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提供意见。
【关键词】证人;作证制

【正文】
一、证人作证制度概述

证人作证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关于证人资格,证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证人保护,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等一系列规则的总合。证人作证制度包括证人资格制度,证人宣誓制度,证人保护制度,证人的交叉询问[……]

Read more

盗窃假币可构成犯罪

作者:柳龙超来源:中国法院网内容:3月5日人民法院报《读者之声》版刊登了连崇亮撰文《盗窃假币是否构成犯罪》(以下简称连文)。连文认为,汪某行为属于犯罪对象错误的未遂,虽然盗窃的假币无实际价值,其主观及行为仍然具有恶性和社会危害性,且所盗窃财产数额较大,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应定为盗窃罪。4月2日人民法院报《读者之声》载曾建明、邱继东撰文《盗窃家比行为不构成犯罪》(以下简称曾文)。曾文认为,盗窃的金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是构成盗窃犯罪的一个重要标准,汪某行窃时主观及行为具有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并非就必然成立犯罪,且盗窃罪是结果犯,其危害结果的表现是客观的、有形的、物质性的,也是法定的,不受主观因素的[……]

Read more

对虐待罪规定的完善意见

我国刑法第260条对虐待罪作了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法律是不允许虐待行为的存在的,但“虐待罪”的规定是否已对未成年人作了足够充分的保护?

从虐待罪的条文规定来看,其本身存在着两个缺陷:

其一,“情节恶劣”与“告诉的才处理”在逻辑上存在着矛盾。“情节恶劣”说明实施者的行为已对他人的人身权或社会的淳风良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达到了犯罪的程度,具有受刑罚惩罚性。出于对犯罪客体或法益的保护,执法者应积极依职权行使公权力去纠正错误,维持正义,然而,刑法将“情节恶劣”的虐待案[……]

Read more

当前深圳税侦工作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公安经侦部门管辖的涉税犯罪案件有12种。近几年来,深圳经侦部门通过对12种类型涉税犯罪案件的侦办,发现了税侦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反映在侦办偷税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等两类高发涉税案件上。我们就以侦办偷税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来说明深圳税侦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侦办偷税犯罪案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偷税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是当前深圳市12种类型涉税犯罪案件中发案率最高的两类案件。但就打击犯罪效果而言,偷税犯罪案件侦办少,结案更少,将偷税犯罪嫌疑人送上人民法院的审判台而被人民法院定罪的则少之又[……]

Read more

刑法调整经济行为应当保持适度

游伟

●长期以来,学术界—直强调刑法手段运用上的谦抑性、最后手段性和有利于被告人等理念,这正是基于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建立刑事法治和有效控制司法权扩张本性的深层思考。

●经济犯罪的前提是经济违法,因此,控方必须举证,去证明行为人违反的国家相应的法律规范究竟是什么,不能先入为主地去实行“刑事优先”。

●现行刑法对“违反国家规定”的法律涵义和范围作出严格限定,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定罪量刑的司法性质,防止刑事司法的地方化和行政化倾向,其意义十分深远。

司法实践不应轻易否定成熟的刑事法理念

在犯罪的实体认定上,“先刑后民”、“刑事优先”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实践中,当某种有害行为出现之后,人们非常习惯于优先考虑刑[……]

Read more

受贿罪的本质及其要件

内容摘要:受贿罪的本质在于背离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义务;作为其法定要件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既包括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即直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又包括利用与其有职务上的制约关系的他人职务上的便利即间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不宜包括事前或者事后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益”既不单纯是主观要件,也不仅仅是客观要件,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为他人谋利益”不应被规定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关键词:受贿罪;本质;要件;立法完善

一、关于受贿罪的本质属性

对于犯罪的本质,我国学者一般采社会危害性标准说,并进而认为,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的要件中最为决定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基于此,我国学界在对受贿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

Read more

金融犯罪法律适用问题

一、金融犯罪的概念

金融犯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破坏金融秩序,侵犯金融财产利益,依照刑法的规定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金融犯罪通常指《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的金融诈骗罪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中的骗购外汇罪,共涉及34个罪名。由于金融犯罪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因此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金融犯罪特别法立法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制定金融犯罪特别法呢?这是由当前及未来一定时间内的金融犯罪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我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快速时期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金融领域的犯罪呈现激增和蔓延之势。

从目前全国[……]

Read more

正当防卫典型案例解读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钱华

(本文发表在2003年04期《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道义上的义务。正确实施正当防卫不仅有利于制止和预防不法侵害,维护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弘扬正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认识正当防卫是正确实施正当防卫的前提,因而正确认识正当防卫十分必要。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那么,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应怎样判定呢?这要对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各种条件[……]

Read more

使用暴力手段劫持出租汽车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构成劫持汽车罪

【要点提示】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迫行驶中或使用中的车辆按照行为人指定的线路、方向或目的地行驶或强使车辆改变用途的行为,足以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即构成劫持汽车罪。被告人使用暴力手段劫持出租汽车,危害公共安全,构成劫持汽车罪,至于被劫持汽车的属于何种类型不是本罪的构成要件。
【案例索引】
一审: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2007)越法刑初字第38号(2007年3月26日)
二审: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穗中法刑一终字第243号(2007年8月10日)
【案情】
公诉机关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阿布都卡迪尔·那斯尔,男,1986年2月19日出生,维吾尔族,出生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

Read more

谢进杰博士论文

谢进杰博士论文

谢进杰:

1:“疑罪从无”在实践中的艰难展开。

摘要:“疑罪从无”昭示着被告人主体地位的确立,蕴涵了人权保障的进步理念,然而,它在制度上的确立与实践中的展开却跋涉着艰难的步履。本文旨在从特定的多重视角透视该项刑事司法原则在实践中的艰难展开,揭示落实无罪推定原理和加强人权保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