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确切含义及其蕴涵

作者: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董治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最高人民法院随后对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出了部署和要求。为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笔者认为,在把握实施这一政策所处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内在联系的前提下,有必要厘清其确切含义及其蕴涵。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往曾是指对各种犯罪分子进行司法惩治时,实行“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具体司法指导方针。在我国法制日趋完善的今天,这一政策应是在刑事司法中依照犯罪构成要件,根据刑法规定的法定和酌[……]

Read more

挪用特定款物的目的和用途应包括挪作私用

关于行为人挪用特定款物的目的和用途,我国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认为,行为人挪用救灾、抢险、救济等特定款物的目的是将此类款物移作其他公用事务。如果行为人的目的是归个人或者第三人使用,而不是作为其他方面的公用,则不属于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根据现行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应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是罪名与罪状不协调。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公款,不包括公物。如果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则其罪名是挪用公款罪,则罪名与罪状显然不相符。

其次,该款规定看似加大了对特定款物的保护力度[……]

Read more

浅谈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的处罚与预防

21世纪将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计算机正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在为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无限商机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兴的犯罪名词━━计算机犯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一高科技犯罪,在立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在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计算机犯罪方面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状态。面对计算机犯罪发现难、捕捉难、取证难、定性更难的特点,司法部门如何处理计算机犯罪案件,是一个既紧迫又需长期研究的问题。我国《刑法》中将“破坏计[……]

Read more

从罪刑法定的贯彻到刑法司法解释的运用

[内容提要]1997年我国新刑法将罪刑法定原则确立为其首要的基本原则,即新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重大立法举措,曾经轰动一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保障人权为原旨的罪刑法定主义在我国新刑法中的法典化,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步骤,是我国刑事立法的一次根本性转折,是我国刑法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里程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可以看出新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消极因素和不合理性,况且罪刑法定原则的真正实现,并不仅仅在于其被简单地法典化就完事大吉了,司法解释的运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法[……]

Read more

当前我市职务犯罪的发案趋势及防治对策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级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反腐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揭露和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纠正了许多不正之风,而且探索和形成了新形势下反腐的工作原则、格局和方法,同时反腐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形式的复杂化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我市职务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当前我市职务犯罪的发案趋势

1、在犯罪结构上,传统的贪污、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资产等案件逐年减少,而贿赂犯罪却不断发生。近年来,我院一方面不断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同时,对领导[……]

Read more

邱×和非法买卖爆炸物案

作者:屈学武一.判决

(一)(2002)汉中刑初字第86号判决(主文摘要)

被告人邱×和,男,53岁。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邱×和自1999年12月至2000年期间,利用其担任宁强县物资有限责任公司炸药库保管员的身份,先后非法从炸药库销售给邓×辉、鲁×忠、杜×明、王×宁、武×、候×国、马×龙等人岩石2号炸药648公斤、露天3号炸药945公斤、雷管2365发、导火索2235米。2000年12月5日,邱×和为弥补短库,利用宝鸡化工厂销售员张×忠给宁强县物资有限公司送货之机,私自从张×忠处购买1.2吨炸药弥补了短库,后经群众反映,宁强县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对炸药库进行了清查,并没收了邱×和非法所得款8060元。[……]

Read more

应建立刑拘在逃犯暂缓报捕机制

刑诉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据此可知,逮捕事实上是对刑事拘留的一种评判,对继续羁押侦查的一种支持或否定。逮捕作为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根据刑诉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批准逮捕应具备“犯罪事实基本清楚,证据基本充分”两个条件,其证据要求明显高于刑事拘留的所要求“重大嫌疑”。犯罪嫌疑人被刑拘到案后侦查机关未能在规定期间内查明其初步犯罪事实和证据的,检察机关不能作出批捕决定。因羁押期间侦查机关已具备基本侦破条件,所发生的犯罪事实可通过[……]

Read more

贩卖氯胺酮150克是否构成贩卖毒品罪的“情节严重”

贾毅

一、基本案情

2006年底的一天朱彤从“眼镜”处以1000元的价格购买50克氯胺酮,再以1200元的价格卖给马予;2007年初的一天朱彤从陈旭海处以2700元的价格买入100克氯胺酮,再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马予。上述毒品被马予藏匿于腊肠中,乘坐成都至北京西的旅客列车带至北京后,再卖与他人。朱彤两次贩卖氯胺酮共计150克。

一审法院认定朱彤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且“情节严重”,但朱彤有酌情从轻处罚情节,故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

朱彤提出上诉,认为一审判决量刑过重。贩卖氯胺酮150克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按照其贩卖毒品的数量本应直接在[……]

Read more

“非法传销”入罪化之评价

“非法传销”入罪化之评价□“非法传销”初步入罪化时存在着难以确定经营数额、对非法传销行为本身缺乏处罚、对情节严重认定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

□“非法传销罪”成为独立罪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摆脱以前对非法传销行为定罪难的困境,加大了对该行为刑事制裁的范围,加重了打击力度。

□“非法传销罪”成为独立罪名亦需解决主体范围过窄、与“非法传销罪”适用产生冲突、可能导致国际经济贸易摩擦等问题。

2008年8月25日,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提交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其中“修正案”第四条对“非法传销罪”的规定引人注目。“修正案”将“非法传销罪”作为刑法第225条之一:“组织、领导实[……]

Read more

以虚假身份应聘司机开走单位汽车的行为应定诈骗罪

对上述案例,我认为应定诈骗罪。

第一,王某是采取欺骗手段骗取了公司的小轿车。向需要招聘驾驶员的公司招聘人员出示虚假的身份证、驾驶证,谎称自己愿意应聘做公司的驾驶员,骗取公司的信任后,公司将小轿车交给其驾驶,王某趁机将车开走。这完全符合诈骗的特征。

第二,王某的行为不具备侵占的条件。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职务侵占罪客观上必须有侵占行为,侵占行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行为人基于某种事由已合法地占有了他人财物,本应将财物交还给他人,但却不交还而予以侵吞。如果是采用某种非法手段取得他人财物,则不可能构成侵占,而有可能构成盗窃、诈骗、抢劫等夺取占有的“夺取罪”。王某既然是通过欺骗手段骗取了公司的小轿车,而不是基于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