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刑法保护

[摘要]财产权利是个人权利的基础,私有财产权已成为现代人权的重要内容,物权作为财产权的两大基石之一,应加强其刑法保护力度,从而切实地保护好公民的私有财产。本文从物权上的所有权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刑法对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的现状,指出其缺陷所在,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财产权,物权,所有权,刑法保护

财产权是以财产为对象的,能带来社会生活利益的全部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其他财产权(如知识产权等)。财产权中的物权主要是为大陆法系的民法所采纳的概念,它是指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直接支配特定的有体物[……]

Read more

覃某某为隐瞒贪污公款而实施爆炸行为该如何定罪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检察院欧流献

案情:2002年4月份,某高等职业学院远程教学部干部兼出纳的覃某某,在对账中被发现有短款行为,而受到远程教学部副主任潘某某的批评,加上平时在工作中与潘某某有矛盾,更为达到隐瞒短款的目的,覃某某决定对潘某某采用爆炸的行为。8月中旬,覃某某找来1992年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销铵炸药3千克、电雷管1枚,并于8月15日以80元的价格购得摩托车用蓄电池1个。得知潘某某于20日到25日负责假期办公室值班的情况后,21日中午,覃某某在家里自制爆炸装置,用“AD钙奶”的纸箱装好,在纸箱上用园珠笔书写“电大远程办潘某某老师亲起内详”的字样。17时许,覃某某将爆炸装置放在摩托车后箱[……]

Read more

应赋予刑事公诉案被害方上诉权

与刑事公诉案件的被告人相比,被害人一方的诉讼权利及权利行使主体是很有限的,甚至会出现被害人已死,无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情况。为维护刑事被害人一方的合法权益,作者认为——

近几年来,我们常常遇到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服法院判决来检察院请求提起抗诉的情况。按照我国刑诉法的规定,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提出上诉。而对于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一方,不服一审判决的只能在接到判决书后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但抗诉与否,决定权在人民检察院。

另外,在提起主体上,被告一方的范围要远远超出被害人一方。除了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外[……]

Read more

贪污罪罪名再探讨

贪污是一种严重破坏国家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政府和国家工作人员形象的犯罪现象。在我国,自1952年《惩治贪污条例》中把贪污作为独立的罪名规定以来,我国刑法虽然对《惩治贪污条例》中规定的贪污犯罪的内容有所调整,但贪污罪作为一种具体罪名还是保留了下来。公正客观地说,对贪污罪进行独立的规定,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刑事立法例。但是,也应该看到,该罪名使用至今,特别是开放以来,已很难适应贪污犯罪的现实,在其使用中甚至出现严重背离贪污罪立法主旨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分解贪污罪罪名,也许更能有效地打击贪污这一类犯罪现象,也许更能有效地保证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从而更有力地维持党和国家的形象,并且也更能符合设立贪污[……]

Read more

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刑事证明标准如何认识

如何认识“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刑事证明标准
——宋某等三人故意杀人、抢劫案

廖明陈碧

[裁判要旨]
1996年被告人宋某与被害人温某之间发生债务纠纷,此后温多次向宋追讨欠款,宋遂对温产生怨恨,与同案人刘某、陈某商定杀死温,并各自准备作案工具。1998年8月4日下午6时,刘某携带手枪1支,陈某携带铁水管1根,先在某堤坝上埋伏;宋某也携带1支手枪,以还钱为名将温骗至该地点,陈某持铁水管殴打温,宋某与刘某各持手枪向温的头、腹、胸部射击。随后,宋等3人劫取温某的财物逃离现场。后温经医治无效死亡。
公诉机关举出的证据主要包括:第一,三名目击证人能够证明案发的时间、犯罪嫌疑人人数、枪声的次数等,基本[……]

Read more

审理贷款诈骗犯罪案件的若干问题探讨

2004-2-13【大中小】贷款诈骗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中规定的罪名,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完全吸纳了这一规定。这对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秩序,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贷款诈骗的手段花样翻新,加之法律规定的原则不尽完善,以致在审判实践中遇到一些新问题,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影响了对贷款诈骗犯罪的惩处。现就审理贷款诈骗案件中适用法律遇到的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问题

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贷款诈骗罪与非罪的标准。但非法占有目的是行为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属思想的范畴。审判实践中,有的被告人为掩盖罪行,又总[……]

Read more

司法须体现罪刑法定精神实质

罪刑法定主义是相对于罪刑擅断主义而言的,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封建斗争中所提出的重要法治主张。罪刑法定主义,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实质精神在于限制国家刑罚权、保障公民人权。由贝卡利亚首倡并经费尔巴哈系统化后,罪行法定作为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衍生为四项具体要求:第一,禁止类推;第二,不得溯及既往;第三,排斥习惯法;第四,反对不确定刑。

随着新派刑法学在西方的兴起,罪刑法定原则也从绝对走到相对,内在含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如在有利于被告人的前提下允许类推解释和有条件溯及既往(即从旧兼从轻)、相对确定法定刑等。但是,其限制国家刑罚权任意发动和保障公民个人自由[……]

Read more

民诉伪证行为应该提升为刑事处罚.

作者:李建新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施行一年多,从该规定的内容看,明确了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分配,进一步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审判实践中,为达到胜诉的目的,有时当事人就会不遗余力地寻找证据,甚至伪造证据、毁灭证据等等。而对此情况,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虽作了惩罚性规定,可处以罚款或拘留,但是,罚款的数额就个人而言,最高仅是1000元,单位则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而在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人可能获得的非法利益,往往远远大于罚款的上限,因此,对于伪证行为人而言,这是一个“赢远多于输的赌局”,促使不少当事人铤而走险,客观上也滋长了伪证现象的蔓延。因此,对于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

Read more

强化侦查活动监督 促进侦查行为规范

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是检察权的重要内容。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的基础性环节,直接体现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对抗,加强对刑事侦查活动的监督,对于惩治犯罪,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侦查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侦查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检察干警对侦查监督的职能认识不够,落实侦查监督职责不到位。有的检察干警“重配合轻监督”、“重打击轻保护”,对侦查监督工作存有顾虑和畏难情绪,有时碍于情面怕得罪同行而不愿监督。二是侦查监督的范围过窄,难以杜绝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现象。侦查机关采取限制[……]

Read more

论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由上海试点到全面铺开的情形下,笔者尝试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体制下,作为非监禁刑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

国外社区矫正的实践证明,社区矫正不仅有利于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减轻国家的行刑成本。从监禁刑向非监禁刑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趋势,不少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社区矫正的方法,其缓刑、假释人数已超出监禁人数的数倍。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酝酿而生,顺应了现代刑罚理念。社区矫正组织的成立使得权责分明,真正便于管理。同时,定期接受谈话、专家心理咨询、社会帮教、参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