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建辉新闻来源:检察日报“索而不取”:指行为人索要财物,而对方不答应给付或者没有明确的答复,或者对方口头答应给付但在案发时还没有实际给付。
“收而不受”:指行为人虽然收到相对人财物,但是否接受相对人的财物还处于不确定状态,随着情势变更,行为人可能接受也可能拒绝。
“受而不收”:指行为人主观上同意接[……]
刑事辩护律师|金融罪犯辩护律师|知识产权犯罪辩护律师|白领犯罪辩护律师
作者:邓建辉新闻来源:检察日报“索而不取”:指行为人索要财物,而对方不答应给付或者没有明确的答复,或者对方口头答应给付但在案发时还没有实际给付。
“收而不受”:指行为人虽然收到相对人财物,但是否接受相对人的财物还处于不确定状态,随着情势变更,行为人可能接受也可能拒绝。
“受而不收”:指行为人主观上同意接[……]
闫宝
现行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将挪用特定款物罪放入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存在诸多缺陷,亟须修正完善。
首先,将挪用特定款物罪归入侵犯财产罪与刑法原理相悖。侵犯财产罪多属数额犯、行为犯,即以侵占、挪用、毁坏一定数额的财物为构成要件,很少再以同时造成重大损害为构成要件的,例如,盗窃、抢夺、诈骗、挪用、故[……]
定罪与量刑是刑事司法活动尤其是刑事审判阶段的核心任务,完整的刑事审判活动可以概括为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此罪还是彼罪,是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刑事司法活动由偏重于定罪转而重视量刑问题,标志着其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正在推进中的量刑改革充分体现了这种发展方向。然而,刑事司法活动中,有的司法人员在处[……]
王拓
在“两高”出台《关于执行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下称“规定(四)”)之前,关于《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罪名的争论颇为激烈。有学者曾主张将第七条的两个条款合并为一个罪名,并起名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然而合并成一个罪名的做法不仅误读了本条保护的法益,而且不适当地扩大了打击的范围,为该条施以[……]
刘卉王渊
当前,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出现查办和预防脱节,侦查部门重查办轻预防,预防部门脱离案件开展预防,两部门缺乏紧密配合和有效衔接,无法形成合力现象,严重影响了预防工作的实效。因此,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纷纷探索“侦防一体”,以加强侦防两部门的配合与联系,促进检察机关侦防工作深入开展。那么,什么是“侦防一[……]
作者:曾宪文新闻来源:正义网主持人:曾宪文正义网学术频道主编
嘉宾:樊崇义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究其本质,法律程序乃达成做事之方法与过程,只有便捷与否,绝无高低贵贱。于被害人而言,唯有自身才是自己利益之最佳裁判员,刑诉也罢,民诉也罢,终不过是其填补损失之方法。为社会和谐之需要,私权救济之及[……]
案情:周某系省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某市分校办公室(以下简称农函大)主任,农函大系国家事业法人单位,编制三人,法人代表为周某,会计吴某、出纳陈某。会计吴某、出纳陈某等人工作时间聊天时向周某提议以发奖金的形式分点单位的钱。此提议经周某同意后,2005年至2007年春节期间,周某、吴某、陈某三人通过虚开发[……]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做证人。但对“年幼”无法定的界定标准,实践中控辩双方对未成年人的证人资格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年满十八岁为成年的标志。据此,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其智力发育程度不及成年人,都可以认为尚属“年幼”。对于事物的辨别能[……]
在渎职犯罪客观要件的认定过程中,司法机关往往较为注重定性判断,忽视定量分析。笔者认为,对于经济损失类渎职犯罪,有必要强调定量分析的重要性,以此解决经济损失类渎职犯罪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认识分歧。笔者就经济损失类渎职犯罪客观构成要件量化认定的三个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司法操作规则。
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民事赔偿执行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司法机关,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虽然近年来各地司法机关不断探索,出台了许多措施破解这道难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多都是权宜之计,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借鉴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制度,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犯罪嫌疑人实行诉前财产调查进行探[……]